一所大学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实力。国内外一流大学实现一流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所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久前,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内容贯穿了人才的招聘引进、成长培养、考核评价、岗位管理、使用监督等人才引培全过程,特别是对人才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既明确了对人才称号内涵的认识,又指导了人才评价改革的实践,既体现了对个人的激励与导向,又强化了对高校人才管理的职责与要求。这是破除“五唯”顽疾,切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有力举措,对于促进高校真正回归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本质,促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位,促进科研人员真正回归做真科研、真学问、真贡献的初心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说,人才计划的制定、人才称号的设置本身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人才能力和贡献的肯定,对于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去做体现“四个面向”的真科研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反“五唯”尤其是“唯帽子”的问题,并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帽子”太多了,而是有些同等量级人才称号重复设置、一个人戴“帽子”过多的问题,这样容易误导青年科技人才在浅思维和浮躁中做些似是而非的、浪费青春的伪科研。其实青年人才潜心做研究的黄金时间一般就是30—45岁这十多年,他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研究、搞科研,而不是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耗费在去做这些重复的事情上。应该说,现在大学中的人才都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学术基础和发展潜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更不应在一个门槛上反复去做无用功。所以,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潜心研究的氛围。此次出台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精简各类人才计划,将层次相近、措施相似、力度相当的人才计划优化整合,相同层次人才计划不重复申报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各项人才工程协同推进、统筹实施的政策导向,也有效避免了各类人才计划重复资助的现象。近年来,四川大学全面规范各类人才计划的统筹,加强了人才计划申报的管理,避免重复申报,特别是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人才,实行了分类发展的通道和路径。同时,学校研究制定了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的评价管理办法,实施了“双百人才工程”,与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形成了补充。总体上形成了人才评价看水平、岗位评价看贡献的良好生态,搭建起了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顺畅、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学校“双百人才工程”等人才计划,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大力营造安静下来、潜心研究的人才成长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人才大数据研究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组建的跨学科、跨领域新型科研与服务机构。主要研究人才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处理、多模态展示和评价服务。】更多信息请参考网址:https://www.shuzirc.com/微信ID:人才大数据
1月20日,湖北省黄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发布公告,启动2021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272人。该市人社局局长郑光文介绍,拟招引的272名高层次人才中,柔性引进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53人,公开招聘医学类博士研究生15人、急需紧缺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4人。柔性引进一批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优先引进在外黄冈籍、在黄冈工作生活过的、亲属是黄冈籍的院士、研究员、教授(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百万年薪”招聘一批医学类博士,重点引进医学类博士,专业内领军人才、知名教授,已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三级岗位人员或曾担任三级甲等医院临床科室正、副主任者优先。公开招聘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博士特设岗位,招聘引进一批博士研究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定向培养锻炼,数量不限;设置硕士特设岗位,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聘引进一批硕士研究生到市直事业单位工作、跟踪培养,数量不限;组织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一批急需紧缺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专业技术岗位179人,管理岗位25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01人。如何报名?2月1日至2月28日,应聘人员可在市政府网站、黄冈党建网、市人社局官方网站、市人事考试院官方网站和市直各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查看岗位情况,采取网络报名、电话报名和到单位报名等多种方式应聘。政策待遇招聘录用人员可享受生活津贴、特设岗位、入住人才公寓、优先安排子女入学和家属就业等多项优惠政策。柔性引进的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将享受该市相关政策,可与单位面议;“百万年薪”招聘医学类博士,聘用人员按不同类型享受相应政策待遇,A类博士年薪不低于150万元,并提供120平方米左右住房、科研启动基金30万元,其他类别的博士研究生也将实行30-100万不等的年薪。此次招聘引进人才柔性引进专家教授和创新团队采取“个人自愿、单位自主,供需见面、待遇面议,择优引进、签署协议”的方式进行。“百万年薪”招聘医学类博士采取“公开报名、面谈考核、一人一策、择优聘用、招满为止”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采取“公开报名、分类实施、择优聘用”的方式进行。其中:博士特设岗位和面向清华、北大招聘的硕士特设岗位聘用人员工作安排实行双向选择、统筹分配。【人才大数据研究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组建的跨学科、跨领域新型科研与服务机构。主要研究人才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处理、多模态展示和评价服务。】更多信息请参考网址:https://www.shuzirc.com/微信ID:人才大数据
为进一步加强与在川外籍华裔高端人才的交流,提升外籍人才服务质量,省科技厅近日组织召开外籍华裔高端人才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将与重庆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籍高端人才共享数据库。会上,外籍华裔高端人才代表对我省外籍高端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给予肯定,并围绕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研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等工作,以及在签证办理、税收、金融贷款、子女入学、社保就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省级有关部门的同志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解答。省科技厅将对专家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认真研究,一一回复,并吸纳到今年的工作计划和科技政策设计中。下一步,我省将围绕人才引进服务,着力推进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两机制”,即加强与外籍高端人才的对话,建立人才定期联系机制;加强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部门联系机制。二是建设“两库”,即四川省高端外籍人才专家库,并与重庆市共同探索推进建立成渝双城经济圈外籍高端人才共享数据库。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激励,鼓励引进人才申报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奖、天府友谊奖等奖励,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政策。【人才大数据研究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组建的跨学科、跨领域新型科研与服务机构。主要研究人才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处理、多模态展示和评价服务。】更多信息请参考网址:https://www.shuzirc.com/微信ID:人才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