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光伏产业是乐山产业强市的“一号工程”。为更好助力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引领作用,近日,乐山市出台《“中国绿色硅谷”人才集聚十条硬措施》(以下简称“晶硅人才十条”),设立规模为5000万元的专项人才资金,支持晶硅光伏产业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和项目合作,是乐山有史以来资金规模最大的单项产业人才政策。为紧扣产业链引才聚才,乐山“晶硅人才十条”建立晶硅光伏产业重点企业目录,对目录内企业新引进的高端人才,最高发放20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和每月最高1万元的岗位补贴,并提供人才公寓保障。对目录内企业任职满一年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给予个人奖励,最高达100万元。除了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人才,“晶硅人才十条”着力激活企业人才“培养链”,贯通校企人才“输送链”,对企业的顶岗实习生、新入职员工及其内部员工培训,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奖励,奖励金最高达1.2万元。对在乐高校、职院(校)新增晶硅光伏产业学科并组织开班培养的,给予专业学科建设补贴,对输送毕业生到目录内重点企业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培养奖励。不仅如此,“晶硅人才十条”聚焦晶硅光伏人才创新生态再优化,鼓励晶硅光伏企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给予转化技术团队奖励,总金额最高200万元。对企业内满5年以上且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每月发放职务留才生活补贴。将晶硅光伏产业优秀人才纳入“嘉州英才卡”发放范围,在评先推优、培训研修、疗养休假、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据了解,乐山是“全国晶硅光伏发祥地”,高纯晶硅产能进入全球第一方阵,被授予“中国绿色硅谷”称号。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前10强企业中已有5家在乐山落户或参股,在乐的重点光伏企业达11家,产业链条已从硅料延伸到电池片环节,集群集聚发展态势迅猛。
江西省宜春市多措并举,盯住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市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5238人,同比增长507.6%,其中博士209人、硕士695人。今年前4个月,引进博士57人,均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宜春实施产业人才筑链行动,紧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爆发性增长窗口期机遇,加快建成全产业链闭环,打造锂电新能源人才集聚高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宜春建立定期赴企对接服务机制,组织多次锂电企业调研,根据锂电产业链编写人才需求目录,提供人才全方位服务保障。为解决锂电人才紧缺问题,宜春市引育并举,面向外地重点高校开展专场引才,建立长期锂电人才供需合作关系。同时推动本地院校与锂电新能源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个性化、订单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锂电产业技能人才。
" />1.昨日,江苏省人社厅出台《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从深化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全力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源自:人民网,05月24日)2.今日,湖北省委“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省委编办副主任王伟雄介绍,为充分发挥编制在聚才引才和服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作用,省委编办研究制定了《湖北省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切实让编制资源成为人才引进的促进要素,为助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提供有利保障。(源自:荆楚网,05月24日)3.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强内蒙古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技能内蒙古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源自:人民网,05月24日)4.“荆楚网”今日报道,湖北省鄂州市“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透露,该市将分别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梧桐计划”、“才聚荆楚·智汇鄂州”工程计划、事业单位“人才池计划”和“人才强企工程”。(源自:荆楚网,05月24日)5.“人民网”今日报道,记者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第二届科技人才聚合行动暨2022年“红枫计划”“人才学社”启动仪式上获悉,大科城正式发布一系列人才服务创新举措,探索人才资源的城市圈共享。(源自:人民网,05月24日)6.“网易新闻”今日报道,山西省河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运城市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搭建科研平台,采取四项有效措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激活“人才引擎”新动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源自:网易新闻,05月24日)7.“人民资讯”今日报道,记者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HarmonyOS高校人才培养广西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南宁市积极与企业合作、联合广西高校,聚力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人才,全力推进数字南宁建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源自:人民资讯,05月24日)